選擇題部分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30小題,每小題1分,共30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備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選出。
1、夏商時期的刑罰“大辟”是
A.死刑B.徒刑
C.肉刑D.恥辱刑
2、西周時期,當事人對司法判決不服,可以要求重新審理。這稱為
A.讀鞫B.乞鞫
C.州告D.告劾
3、《法經》中規定淫侈、逾制等犯罪的篇目是
A.《賊法》B.《盜法》
C.《雜法》D.《具法》
4、秦漢時期史官記事中“上”之稱謂是指
A.上級B.丞相
C.廷尉D.皇帝
5、中國古代制定《左官律》的朝代是
A.秦朝B.漢朝
C.唐朝D.宋朝
6、漢武帝頒布的“六條問事”,性質上屬于
A.監察法律B.經濟法律
C.訴訟法律D.民事法律
7、正式廢除宮刑的朝代是
A.北齊B.北魏
C.隋朝D.唐朝
8、唐玄宗開元年間,洛陽民人甲為報復仇人乙,于月黑風高之夜,潛入乙家欲將其殺害,但因光線晦暗,甲錯將乙的孿生兄弟丙殺死。依照唐律,甲的行為構成的罪名是
A.故殺B.誤殺
C.謀殺D.過失殺
9、唐朝的法律形式中,“令”規定的內容是
A.犯罪和刑罰B.國家機關的辦事細則和公文程式
C.國家規章制度的匯編D.皇帝發布的各種敕令的匯編
10、《宋刑統》的篇目數量是
A. 6篇B. 7篇
C. 12 篇D. 18 篇
11、某朝代官制規定:“其官人受授之別,則有官、有職、有差遣。官以寓祿秩、敘位著,職以待文學之選,而別為差遣以治內外之事。”該朝代是
A.唐朝B.宋朝
C.元朝D.明朝
12、金國頒布的從內容到形式全面漢化的法典是
A.《皇統制》B.《條畫五章》
C.《泰和律義》D.《天盛改舊新定律令》
13、元朝中央設立的職掌宗教管理和審判的機關是
A.大宗正府B.御史臺
C.理藩院D.宣政院
14、明朝嘉靖年間,兩個日本人在北京發生毆斗,其中一人因傷死亡。按照《大明律》的規定,此案應適用的法律是
A.大明律B.大誥
C.日本法律D.教民榜文
15、依《大明律•吏律》規定,“在朝官員交結朋黨、紊亂朝政”構成的罪名是
A.謀叛B.奸黨
C.謀大逆D.謀反
16、日本的《大寶律令》和《養老律令》的“母法”是
A.《唐律疏議》B.《宋刑統》
C.《大明律》D.《大清律例》
17、清朝將罪犯發配邊疆給八旗官兵當差為奴的刑罰是
A.充軍B.流刑 C.遷刑 D.發遣
18、清朝頒布的集少數民族立法之大成的法律是
A.《蒙古律例》B.《理藩院則例》
C.《西寧青海番夷成例》D.《欽定西藏章程》
19、清朝中期的最高司法審判機關是
A.大理寺B.廷尉
C.都察院D.刑部
20、清末設立的屬于地方議會性質的機構是
A.資政院B.諮議局
C.修訂法律館D.憲政編查館
21、清末“新政”之初,聯名上奏《江楚會奏變法三折》的地方官員是
A.張之洞與劉坤一B.張之洞與袁世凱
C.劉坤一與左宗棠D.左宗棠與袁世凱
22、最早在華確立領事裁判權的不平等條約是
A.《中英南京條約》B.《虎門條約》
C.《望廈條約》D.《中英五口通商章程》
23、《中華民國臨時政府組織大綱》規定的政體所效仿的國家是
A.英國B.美國
C.日本D.德國
24、南京臨時政府時期規定的審級制度是
A.四級三審制B.四級二審制
C.三級三審制D.三級二審制
25、北洋政府時期設置的從事行政審判和行政監察的機關是
A.行政院B.大理院 C.行政法院 D.平政院
26、下列關于國體或政體的表述,符合1923年《中華民國憲法》規定的是
A.中華民國永遠為統一民主國B.國體可以根據需要進行修正
C.內閣總理向總統負責 D.國會對大總統沒有彈劾權
27、1948年5月南京國民政府公布的賦予總統“緊急處分權”的法律文件是
A.《中華民國憲法》B.《中華民國訓政時期約法》
C.《危害民國緊急治罪法》D.《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
28、按照南京國民政府的立法體制,“得議決一切法律”的機構是
A.立法院B.行政院
C.中央政治會議D.國民黨全國代表大會
29、下列選項中,規定民族區域自治原則的憲法性文件是
A.《中華蘇維埃共和國憲法大綱》 B.《中國人民解放軍宣言》
C.《陜甘寧邊區施政綱領》D.《陜甘寧邊區憲法原則》
30、馬錫五審判方式產生于
A.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B.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
C.抗日戰爭時期 D.第三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
二、多項選擇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2分,共10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備選項中至少有兩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選出,錯選、多選或少選均無分。
31、秦朝刑罰中的勞役刑有
A.髡B.隸臣
C.棄市D.城旦舂
E.鬼薪
32、下列選項中,屬于唐律中規定的“不孝”的有
A.祖父母、父母在別籍異財B.毆及謀殺祖父母、父母
C.詛詈祖父母、父母D.詐稱祖父母、父母死
E.居父母喪身自嫁娶
33、宋朝不動產買賣契約成立的要件包括
A.先問親鄰B.輸錢印契
C.過割賦稅D.原主離業
E.糊名考校
34、下列關于明朝行政法制的表述,正確的有
A.形成內閣制
B.廢除宰相制度
C.中央監察機關主要是御史臺和六科
D.地方行政管理體制主要由省、府、縣三級組成
E.以科舉考試為選官正途,并確立八股取士制度
35、《大清新刑律》規定的從刑有
A.笞刑B.管制
C.拘役D.褫奪公權
E.沒收財產
非選擇題部分
注意事項:
用黑色字跡的簽字筆或鋼筆將答案寫在答題紙上,不能答在試題卷上。
三、名詞解釋題:本大題共3小題,每小題3分,共9分。
36、科條
37、翻異別勘制
38、三三制
四、簡答題:本大題共3小題,每小題7分,共21分。
39、簡述西漢“文景”時期刑制改革的主要內容。
40、簡述清朝的秋審制度。
41、簡述《中華民國民法》的體例結構。
五、論述題: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15分,共30分。
42、試論唐律規定的“六贓”制度。
43、試述清末訴訟審判制度改革的主要內容。
需獲取更多自考真題,請點擊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