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術與計算機文化
1.數據是信息的具體表現形式,是信息的載體;而信息是對數據進行加工后的結果,是數據的邏輯意義。信息的符號化就是數據。
2.信息高速公路主要是指高速度、大容量多媒體信息傳輸干線。最早由美國提出。
3.計算機文化就是以計算機為核心,集網絡文化、信息文化、多媒體文化為一體,并對社會生活和人類行為產生廣泛深遠影響的新型文化。
4.計算機之父查爾斯•巴貝奇
5.第一臺真正意義上的計算機“ENIAC ” 194
6.計算機的發展
7.計算機的特點:存儲型、通用性、高速性、自動性、精確性、邏輯判斷能力
8.計算機的應用:
① 科學計算:利用計算機做數值仿真
② 信息管理:辦公自動化、信息管理、事務處理、情報檢索、企業管理 ③ 過程控制(實時控制):現代工業生產
④ 計算機輔助系統:CAD 計算機輔助設計
CAM 計算機輔助制造
CBE 計算機輔助教育
CAI 計算機輔助教學
CA T 計算機輔助測試
CIMS 計算機集成系統
⑤ 人工智能
⑥ 計算機網絡與通信
9.計算機的發展趨勢: 巨型化 微型化 網格化 智能化
10.計算機的邏輯運算:與(AND ) 0˄0=0 0˄1=0 1˄0=0 1˄1=1 或(OR ) 0˄0=0 0˄1=1 1˄0=1 1˄1=1 非(NOT ) 1=0 0=1
異或(XOR ) 0 0=0 0 1=1 1 0=1 1 1=0
11.位 bit 簡記b 計算機存儲的最小單位
字節 byte 簡記B 1B=8bit 存儲信息的基本單位 第一代計算機 1946~1956 電子管計算機 電子管 第二代計算機 1957~1964 晶體管計算機 晶體管 第三代計算機 1964~1971 集成電路計算機 中小規模集成電路 第四代計算機 1971~ 超大規模集成電路計算機 大規模或超大規模集成電路 第五代計算機 量子計算機、生物計算機、光計算機
12. 機器數最高位采用“0:”或“1”表示正負
13. 兩個字節(16位)表示一個漢字
14. 7位標的ASCII 碼可表示128個不同的字符
15. 指令----計算機執行某種操作的命令,由操作碼和地址碼組成
16.計算機的兩種信息:數據流和控制信號
17.馮•諾依曼提出的“存儲程序”工作原理,決定了計算機的組成;運算器、控制器、存儲器、輸入設備、輸出設備
18. 通常把運算器和控制器合稱為中央處理器
19. 存儲器外存
等待問題:高速緩存,解決:微機中的內存一般指斷電后仍長期保存:存放固定程序數據,
內存cpu Cache RAM RAM ROM 20.實用性應用軟件:具有很強的支撐服務軟件數據庫管理語言處理程序
機管理計算機和使用計算本的系統軟件直接運行在裸機上最基口用戶與計算機之間的接操作系統系統軟件計算機軟件